随着数字医疗城市理念的快速推进和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应运而生,韩国U-健康管理中心服务项目,作为涵盖韩国六个城市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发展举措,为数字医疗城市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实践经验。该平台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收集健康数据并反馈结果、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辅助疾病预测和干预服务、基于云端的数据存储支持电子医疗记录的生成。鉴于此,在我国的医疗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借鉴该模式的发展经验,分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举措、积极推进大健康管理模式、完善健康管理数据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数字化医疗发展水平。
当前医疗保健,医疗健康学科正在向其3.0版即大健康版过渡。其目标是使医疗健康成为一项积极主动的学科和行为,其重点是提高生活质量[1]。医疗健康领域正在进行的这场革命主要由两个因素推动:医学的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数字化改革”成为热门话题。“十四五”开局之年,推动医疗数字化改革,加快智慧城市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一系列工作成为重中之重。韩国U-健康管理中心服务项目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的构架及实现特点,是数字医疗城市发展的重要探索。探讨这一平台可能存在的阻碍和挑战,能够为我国数字医疗城市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2004年,在全球信息产业新一轮发展趋势下,韩国政府推出本国政策,提出“U-Korea”战略,并于2006年3月确定“U-Korea”总体政策规划,划分为发展期(2006-2010年)与成熟期(2011-2015年)两个阶段执行。并率先启动U-City(Ubiquitous-City,理解为无处不在的城市)计划,首尔、釜山及仁川松岛新城等众多城市参与其中,其核心即通过建设遍布整个城市的互联网网络使得市民可以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方便地使用或办理各项社会服务。
韩国U-健康管理中心服务项目(U-healthcare Center)是U-City在医疗领域的实践,希望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提供更多以客户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服务,具体包括整合信息和通信技术、医疗设备和医疗保健专家,以提供可以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访问的医疗保健信息,并帮助促进自我保健和提高保健意识。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研究机构和私营公司开发了大量普适计算技术,以及能够影响公众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健康的便利设施。公共部门的U-医疗保健示范项目分为:(1)无所不在的医疗服务(U-Medical Service),这是一种远程医疗服务,半岛真人针对远离医疗服务的个人,如偏远地区的居民、囚犯、军队和警察;(2)无处不在的银发服务(U-Silver Service),针对独居或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3)无处不在的健康服务(U-Wellness Service),这是一项促进健康的服务,“UU-健康管理中心服务项目”就是其中一个落地项目。
“U-健康管理中心服务项目”是一个部署在韩国六个城市的U-City医疗服务项目。该中心免费提供最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疗设施,为公众用户提供机会了解自身生理健康参数,并在每次结束时由专业保健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健康测试结果向每个用户提供反馈信息,这不仅能提高个人健康状况,还可以在用户和保健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最后,该中心还可为研究机构、企业或政府提供医疗保健监测数据,为人群公共保健服务提供依据。
U-健康管理中心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各具特色,以釜山和大邱的U-健康中心为例,釜山儿童公园U-健康中心位于釜山市的Seongjigok公园(4,980,530平方米)。使用者需步行上山约1.2公里或在公园内约20分钟才能进入中心;而大邱U-健康中心于大邱市的Hamji公园(46,910平方米)。与釜山的U-健康中心相比,这个U-健康中心距离住宅楼只有几分钟的步行距离。
一项根据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回收的数据的研究结果[2]显示,尽管两个中心进行健康检测的用户数量大致相同,但人口统计数据却大相径庭(表1)。在釜山,47.64%的用户是男性,而大邱则为70.65%。在釜山,大多数用户50多岁(40.1%),而在大邱,大多数用户70多岁(51.5%)。
用户对于不同检测项目的感兴趣情况也不尽相同,血压(BP)和脉搏(PR)是大邱和釜山两个中心用户最感兴趣的检测项目,但在釜山,40%的用户选择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54.42%)和体脂率(BF)(49.21%)测试,而大邱仅10%的用户选择BMI(13.58%)和BF(9.56%)测试。半岛真人
在项目的布局中,充分考虑了U-健康管理中心用户构成特征,以达到为不同性别、年龄段、生活范围的所有居民提供健康监测服务的目标。同时,项目根据不同中心的用户人群特征,提供具备针对性的附加服务或设备。如在釜山,考虑到参与监测的人群多为登山或健身人群,附加了“运动带”服务,以帮助用户衡量健身水平和确定未来健身目标。
韩国在2000年成为一个老龄化的社会,65岁以上人口高于7%,据预测,韩国社会将在2026年进入老年社会早期阶段(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20%)。同时,由于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的病例数量正在迅速增加。此外,由于收入的增加,医疗领域的健康消费兴趣在增加,但对医疗费用的满意度较低,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
为应对这些问题,U-健康管理中心服务项目对医疗服务方式进行了颠覆式的改变,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医疗的目标(个体健康)截然相反的健康理念的目标(大健康)。这种新的健康服务模型强调以个人为中心,鼓励个人在一生中积极参与,表3展示了该平台的大健康服务模式理念和目标与传统医学模式的区别。将该平台提出的健康服务模型比作引擎和燃料,则评估、处方和实践共同组成健康服务引擎部分,动机则是这个生态系统的驱动力(燃料)(如图2所示)。
平台通过各种可穿戴传感器和家庭生命体征监测器等设备实时接收个人的环境、身体、智力、情感、精神和职业等参数,如体型参数(体重、身高、体重指数、身体质量百分比);身体健康参数(手部肌肉力量和耐力、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肺耐力、力量和敏捷性、身体平衡、体脂肪百分比);身体健康参数(血压、血糖水平、血液胆固醇水平)(如图2所示)。这些智能设备使得数据的收集突破医院的限制,可以在健康中心、家中甚至是户外进行数据的收集(如图3所示),有效监控个人在任何给定时间点的健康状态并将结果返回给个体,改变了过去诊断服务定位疾病所在的目的,形成以预防和干预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服务模式。
平台中从不同设备传入的健康数据都存储在云端,并通过云计算和分析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整个云端功能包括信息处理、数据库、医疗健康知识网络和网络服务。在云端不仅可以进行数据储存,还能形成个人的电子医疗记录,有效对个人动态健康状况尽心管理。利用云计算和分析功能,可以快速对海量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监控个人实时健康状况,及时做出健康预警。最后,将可视化、易于理解的健康报告和建议通过网络反馈给个人。整个平台架构如图4所示。
数字医疗工具实际上应该增进我们与医疗专业人员之间的互动,同时改善医疗成果,使我们的卫生系统更具灵活性。数字工具应不仅有能力提供临床决策支持,还可以远程监控我们的健康状况,并通过访问我们的电子病历提供个性化建议。必要时,通过剔除非必需的面对面交流环节,病人将会被更准确地引导到一位更适合的医生那里。这实际上有助于与具有相应资质的人产生更高质量的面对面互动,而不是减少互动效益。
平台将病人当前和历史的健康数据形成数据池,对病人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和预测,并与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进行比较,将病人健康状态分成“最佳的,好的,一般的,差的,和极度不健康的”几个不同等级,这种等级划分对于医疗健康服务提供者和病人个体都是一种激励或辅助工具,并为医疗健康服务提供者对病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奠定基础,治疗决策从经验决策变为有数据支持的定量决策。而在干预计划形成后,该平台还可通过一系列的监控设备对个体依从性进行监督(图6)。此外,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中的处方/治疗服务不同,该平台提供的干预推荐服务并不随着疾病的结束而终止,而是促使个人主动改善或维持他们的健康。
韩国通过立法模式促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推动宽带网络建设,信息通信振兴基金(1993年)、《促进信息化基本法》(1995年)、《促进信息化基本规划》(1996年)、“Cyber Korea 21”政策(1999年)、“e-Korea Vision 2006”(2002年)、“Broadband IT Korea Vision2007”(2003年)、“IT839策略”(2004年)、“U-Korea基本规划”(2006年)、“国家信息化基本规划”(2008年)、“物联通信基础设施构建规划”(2009年)、“物联网基本规划”(2014年)……U-City的规划内涵持续以“U化”贯彻政策主轴,包括城市宽带信息网综合规划、部署指南、融合技术指南、网络运营指南、应用服务标准及分类标准指南等。
韩国采用健康科技类新产品(如智能手环、手机及其他可穿戴类智能设备)采集基础信息,通过物联网、联机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健康风险进行主动把握,并利用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医疗体系等多种渠道,针对慢性病等疾病的发生可能进行预警,对高风险主体的健康习惯进行纠正;着重基于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的健康风险特征,提供远程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关注偏远地区等特定区域,进行数字化公共卫生监测。通过一系列对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的组合干预,U-健康管理项目大大拓宽了医疗健康产业的内涵。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业互联网,韩国U-健康管理项目从技术层面为不同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可能性。然而,数字医疗服务平台构建的难点之一在于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的数据信息融会、交流存在障碍。,U-健康管理项目将数字医疗生态系统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联系起来: 医护人员、潜在患者及客户、医疗企业、监管机构等。只有各方主体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得各利益主体之间能够借助数字医疗平台开展监测、预测、救治及服务功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U-健康管理项目十分注意数字化技术在项目中的深度运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和基于大数据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可以为医生临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提供诸如用药提醒等诊疗建议,以确保医疗质量;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还能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实时提供给患者,方便医疗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患者借助网络开展检查及治疗,减少时间和交通成本;也可以实现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医疗机构之间的共享,促进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渗透在整个流程中的数字医疗体验可以大大提高准确性、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并改善医疗成果。
具备数字化科学技术发展条件的城市,应遵循“分步推进、循序渐进、重点建设、示范引领”的思路,在医疗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上积极探索。在数字化医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与企事业组织应当协作,在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及组织中协同联动,体现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的系统性,避免局部改造带来的其他配套滞后。在互联互通阶段侧重于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在进一步发展阶段偏重应用服务供给,在建设成熟阶段加强推动管控一体化。进一步基于城市功能拓展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程度和应用场景,切实推进传统医疗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医疗城市的建设理念上,应从被动的医疗服务转变为主动的健康管理,考虑到更广泛的健康决定因素,并遵循重在预防的模式。对于健康素养和文明素质较高的城市,应利用其健康城市工作推进的良好的文化和社会基础,进一步大力开展以个人为中心的健康促进教育工作,鼓励个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积极参与医疗健康和健康决策。此外,随着预防保健模式的发展,医院不再是获得医疗健康的唯一途径。健身房、水疗中心、健康俱乐部和冥想诊所等,均成为帮助个人在身体、情感、心理和精神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态的机构,要进一步关注医疗健康服务城市生态体系的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各相关部门领域都有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系统建设没有跨部门的统一标准,存在数据口径不一致半岛真人、数据关联度较低、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数据存储,实现个人健康数据共享,打破医疗数据孤岛,设立整体框架支持下的统一标准,落实各部门责任,形成平台化的对接沟通交流渠道,在机制上保障数字医疗平台搭建的可行性。
此外,还应加强互联网医疗的制度供给。2020 年4 月,为适应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现实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从国家政策层面首次提出探索将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医保。这一政策使得线上医疗服务获得了与线下相类似的经营范围,互联网医疗的服务空间得到进一步释放。有条件的中国城市应利用其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领先优势,将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应用于智慧老龄化、智慧康养、智慧监管等智慧医疗领域,积极发展“AI+医院”、5G远程手术、虚拟现实技术治疗等亮点技术应用,以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
胡苏云 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改革和人口老龄化
访问手机版
关注半岛体育真人